63、第63章


吩咐司机把客人送回县城招待所休息。黎明道:“回头你大伯的生辰宴席,  菜单你看着拟吧。费用告诉你嫂子就行。”

        黎夏点头,“好嘞!”

        晚上这些广东客人就不来这里吃了,估摸会有一条龙服务。

        黎夏和黎明之前的几句龃龉就算是翻篇了。毕竟作为堂哥,  黎明确实是很不错的。

        他们夫妻的私事,黎夏也不打算再管。

        表姨管着的新摊,  一天大概也是一百二十碗的量。日利润八十左右。唯一不好就是有寒暑假。

        万玲玲和另外两个妹子上手都学得很快,家里三个也不错。

        黎夏妈有些担心人力成本,  “你选三个不就好了,  还储备三个。你还储备在我这里,弄得我的业绩不好看。这儿哪需要五六个人干活?我成天都没事做了,  连磨豆浆都不用我了。淡场的时候,  服务员比客人还多呢。她们三个要九月份才过去开店。”

        黎夏笑,  店长当得还真是上心,还业绩呢。

        “表姨那里开张一个星期,顺了。从明天开始,我教你、二嫂还有表姨做浇头。”

        把她妈和二嫂、表姨抽调出来,  那就是需要三个人去替嘛。

        黎夏妈瞪大眼,  “你教我们做浇头,  你连浇头都不自己做啦?你还真当甩手掌柜啊”

        “妈,你是不是忘了?我开面馆的初衷就是筹钱买门面开超市。”

        黎夏妈想起这茬这才没说什么。但是立马又有新的担心了,“你教会我倒没什么。教会她们,  她们出去单干抢你生意怎么办?”

        “二嫂和表姨,  肯定一个是未来的超市店长,  一个是未来管这几个车摊的人。她们光是拿提成也很可观,  又不需要承担风险、准备成本。换了你,你愿意做哪个?即便她们真的出去单干,也不会和我在同一个地方竞争。因为她们竞争不过我。”

        黎夏妈道:“超市店长也就算了,  管餐馆、车摊的人你都没考虑过我么?

        ”

        黎夏发现她妈歪楼的能力真的是可以。

        “妈,你五十多了哎。你不喜欢跟我爸还有大伯、大伯母一起到处走走、看看么?你要是管这几个车摊,你就被绑死在家了。反正我不是给你一个餐馆了么。你平时挣点零花钱。春秋二季出去游山玩水,交给人给你看着。这有什么不好?你还真要活到老、干到老啊?”

        黎夏妈道:“我昨儿还在跟你爸合计呢。我和他现在一个月加起来有八百。过几年我们可以自己去县城买一套房子。”

        “对啊,你们就看着这一家店不就够了。”哟,思想转变了啊。如今都想着自己买房,而不是去跟着谁了。

        “那你不是说过两年农贸市场很可能要往外搬吗?到时候这里还能有这生意?”

        黎夏道:“如果到时候妈你还是这么有事业心,咱们就去农贸市场附近租个门面继续开。所以,你明天要好好学做浇头哦。”

        “哎,好。”黎夏妈一听有道理,是得好好学。不然闺女忙她的事业去了,甩手不管,那她的生意岂不得一落千丈?

        她走了几步想起一茬,“对了,你把答应的钱给老支书么?按说不该找你的。你不姓牟,又不是村里人。可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你天天给田大爷送鸡蛋,还又送奶粉、又送麦乳精的。其他那些五保户肯定眼馋啊。但他们又没有救过你,就只能跟老支书叨叨。老支书这才想起找村里茶老板化缘的。那肯定不能漏了你啊。你如今在村里人眼底,也是不大不小一个老板了。”

        黎夏一直不敢给田大爷送多了东西。要是让人觉得田大爷是有人供养的,他的五保户身份就会被取消。

        所以能这么带动起来,让更多先富起来的人都参与,她觉得这个发展真挺好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基本还是停留在同情的层面,没什么实际作为。如今老支书站出来张罗,这可真是太好了。

        而且,一个村

        这么干了,周边也会被带动起来的。

        关键这么个发展,那些茶老板还不能说是她太爱出风头了,搞得大家都要跟着出钱。

        “大表哥帮我带回去的。老支书还给我开了收据呢。”

        黎夏妈点头,“对,答应了人家就别拖着。”

        第二天魏容就先回来了,和黎夏妈一起在家里学做浇头。餐馆安排了一个人去县城车站的摊子顶班,工资由六十涨到八十。

        暂时那两个摊都由表姨管着。

        黎夏妈和魏容今天就学熬脆哨。这个其实家庭主妇都会,只是火候要怎么掌握到精准,每次都稳定发挥就考功夫了。

        “一定要选肥瘦参半的口感最好,全肥那纯是为了熬油。脖颈背后的那块肉最好,切成拇指大小的丁块。”黎夏道。

        “这还用你说啊,老娘当了这么多年家庭主妇能不知道啊?”

        魏容道:“妈,咱听夏夏说。这知道归知道,我就熬不出来这么好吃。”

        陈媛也帮腔,“就是。”

        黎夏妈看到她,“你怎么也回来了,你的抄手包完了么?”

        “我能包完的,不就六百个么。”陈媛心情也挺好的,一天9块呢。虽然不像弟媳妇还能这么带薪学习,但是她的收入是以前在厂子里的两倍呢。

        虽然成天坐那儿包有点乏味,但包一个就是一个的钱啊。

        魏容低头笑,怪不得小妹直接让打杂的妹子切了三斤肉端过来。这是一早就知道大嫂听到风声会跟着跑回来吧。

        黎夏把她熬脆哨的一些心得都说了。魏容还认真做了笔记。

        “行,就是这样。你们一个接一个的试吧。反正咱们家人多,试出来的成品很快就能消耗完。”

        这不但是带薪学习,还是由黎夏出肉。

        反正这一个月把她们都练熟了,她就彻底解脱了。

        黎夏妈第一个来,她看看手腕上的上海表读秒。她闺女还给出了个时间。不过如今的蜂窝煤灶,不如天然气好控制。所以只给了个具体的

        时间范围,精确到了秒。

        魏容和陈媛看婆婆嘴上说得厉害,还不是全按照小姑子的走都有些好笑。

        黎夏继续道:“要对应着火势,千万不要教条啊。反正等练出手感来了,就好了。行,你们一人一斤肉,挨个试吧。”

        下午的时候,托明哥买的电子秤和自行车的电子助动器都送来了。

        黎阳和黎竣跟小孩拿到新玩具一样争着要安到自己的自行车上。

        最后黎雯和黎远比叫过来剪刀石头布。

        黎雯剪刀剪布胜出,助动器归了黎阳的车。

        黎竣道:“老大,你身强体壮的,平时就自己踩吧。省着点用,我还出了一半钱呢。”

        黎阳满口答应,“知道了。”那他踩累了打开总可以的。

        他拿去按照说明书自己动手安装。

        看黎家又买了新鲜东西,邻居们自然又都来看热闹了。有人问黎阳正捣鼓的是啥。

        “这个啊,电子助动器。安到自行车上,打开了就和摩托差不多的效果和速度。”

        “这花了多少钱啊?”

        “几百块呢。关键是没地儿买去,托阿明在上海买回来的。”

        “你怎么知道这东西的?”

        “那不夏夏说的么,不然我怎么知道?”

        嗯,有了这个,运花就不会那么汗流浃背了。而且也争取了时间,可以把附近要摘花的人手都揽到他们这里。

        多一斤就是多一毛五收入。长期下来,肯定划算啊。

        这也是看小妹的电话机赚钱了才能舍得投资。小妹去年拉电话线,2800啊。当时还是贷款拉的,多少人说她脑子进水了。

        结果呢,人家到这会儿已经回本了。还白落一电话。如今还每天十块出头的净收入。所以一开始得舍得投资啊。

        嗯,别人就是舍得投资这几百块跟他们抢生意。也找不到人去上海给带啊。所以这一片的花生意,他们兄弟包了。

        有了这个助动器,他一次能运二百斤。

        “那有了这个,去县城就快

        了啊。”

        黎阳一听这有要借车的意思,一脸憨厚地道:“这花了几百块,我还挺舍不得的。我们家几个人天天来回县城,也是坐班车的。”

        魏容和黎夏确实来来回回都是坐的班车。

        这几百块的东西平白借人家的,好像确实也不好。你说像用电话似的给几毛钱吧,那坐车来回才一块二呢。

        黎夏笑,这是把人的话都堵死了啊。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里头黎远的声音传来,“爷爷,快开电。”

        黎会计在里头拆电子秤的包装。这个他也挺感兴趣的。

        这会儿爷孙俩正对着说明书研究怎么用的。

        他看明白了,把电池开关往旁边一拨,打开了。

        真的是东西放上去,斤两自己就一目了然了。超过一分钟不用,屏幕就自动熄灭省电。

        还有个‘去皮’的按钮,把撮箕去皮,然后称二斤花倒给人,这活确实是远远都能干。

        “黎会计,这个准吗?”

        黎会计道:“电子的东西,应该比人手还准。拿杆秤来试试——”

        黎夏把家里的秤拿出来,他称了一斤米倒进电子秤的秤盘。果然,刚刚好!

        “没问题的,大家伙放心。今晚就用这个给你们称花,我们远远都能干得了。”

        吃晚饭的时候,黎远频频看钟。

        黎夏道:“你看什么?”

        “不是说今晚我称花么,我看大伯是不是该回来了。”黎阳比众人吃得早,老早就下桌运花去了。

        黎夏失笑,说这活远远都能干,没说就是你称花啊。没看你爷爷还跃跃欲试么。

        最后当然是黎会计让了孙子。他在旁边看着,黎远挽着袖子捧花到已经去皮的撮箕里。到两斤了就倒给排队的人。

        看到了黎家准备的电子助动器,暗戳戳预备也去运花的人就打消了主意。等他们运回来,那些要摘花的人家都到黎家称上了啊。到时候谁给你摘啊?

        所以事前来黎家问今晚有没有花的人家

        有点多。黎阳直接运了一百斤回来。

        黎远麻利的给人称花,“好,两斤。下一个——”

        黎雯在一旁做记录。她做了一个考勤表,把所有要来人家的户主名字写上。后面画了三十个格子,对应着日期。

        称走了花的,她就画个钩。回头来交了花,她再把空格涂黑。

        其他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电子秤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一千克。

        之前还有人私下嘀咕魏容的手黑,秤杆翘得高。如今电子秤精确到克。这就没人能说嘴了。


  (https://www.lw00.net/2016/2016567/1033613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