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接下来便是要确定开哪三家店。黎夏走到墙上挂着的全市地图前面,  拿手点了三个地方。

        “这样,整个x山所有区县就都有咱们的门店了。只有一个店的县区,暂时就不提拔区经理。反正正好缺人。不过,  你可能要提前去省城,  x山的区域经理倒是可以提拔一个起来。”

        傅杳钧点头,“我有物色了几个备选,但可能还欠缺点火候。再观察一阵吧,反正我也不是立马要走。”

        “明天让人把面包车开去山城,  给山城的开发部经理。”

        “好的。”

        黎夏呼出一口气,  “山城十家店,五家店从当地招聘。还有五家店可能就要从x山运人过去。起码是两三百号人。租房开支一月又得两千。”

        员工福利中心,势在必行啊!而且是两地的。

        傅杳钧道:“黎总,  你私人借了一百万之后,咱们账面上还是有钱的。”

        “我知道,  毕竟营收每天有那么多。货款其实有三个月是可以免息给我们用的。供货商心头应该都有数。只要咱们不至于出现危机,  他们就不会出声。那个废弃工厂厂方宁可再降一点,  也不愿意让我们分歧付款。毕竟社保要开始办了,他们不能给工人发钱买断工龄的话,  工人就要集体上厂领导家静坐了。”

        黎夏说着拿起话筒拨给刘玫,  “账上现在拿出八十多万紧不紧张?”

        “黎总,  10月不开店。除开本月的必要支出和给山城开店留足资金。账面上终于又有了168万的结余。”

        “好,我知道了。你把电话转给顾芬芳。”

        刘玫在旁边按了转拨分机号。

        傅芬芳接起来,“喂,黎总?”

        “你去和废弃工厂厂方再继续沟通。”

        “是。”

        “不过,  不直接向他们买。你让厂领导向相关单位提出土地收回的申请,再由国土部门按商业用地出售给我们。”

        这话一出,不但顾芬芳,  傅杳钧也惊了。

        明明是在郊区,是工业用地。你要让政府收回当做市中心的商业用地再买?

        原本

        是工业用地性质。按傅杳钧的想法既然黎总说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在上面修建一家超市的下游生产厂,这就符合用地性质了。

        然后空地再用来修员工宿舍。1500个平方,修平房都够住了。

        反正我自家有厂,再在上面修些员工宿舍是说得过去的。

        不过,购置房产一向是黎总的私人行为,傅杳钧便也没有多话。

        黎夏继续道:“让厂方去沟通,确保他们能拿到88万。这样他们应该是乐意出力的。中途产生的费用都算在我头上。全部费用在100万以内我都能接受。”

        也只有这种时候就改成了商业用地,国土部门能舍得用这么低廉的价格卖给自己。

        厂方急着要拿到这笔钱,让他们去找政府沟通吧。

        政府也希望解决工厂人员的问题。不然成天去政府门口晃悠他们也头疼。

        这样,规划部门才能给通过。

        她这里把用地性质改了,日后才好修建超市啊!不然将来是要有后患的。

        反正到时候签合同,她是要找一个专业人士去帮忙看合同的。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他,以绝后患。

        至于这个专业人士会不会觉得她脑子进水了,黎夏不管。她只要他的专业素养。

        至于自建超市之前,就先用旧厂房训练,再修一栋六层的楼房安置市区的外地员工住宿。

        区县的外地员工,再外地也不过自行车一个小时以内车程,就不必要什么员工宿舍了。

        傅杳钧满头雾水,“黎总,你这是”

        黎夏下巴朝市区地图微抬,“如今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镇。你觉得会造成什么结果?”

        傅杳钧想了想,“人多了,如果城区不够,城市会向外扩。”

        “对啊,到时候郊区也会变成市区。那我多花的钱可就值得了。”

        真等到变成了市区才去买门面,价格不知道翻几个跟斗了。

        傅杳钧的手指在废弃工厂的位置和市中心回京比划,“能扩出这么远?”这都有15公里了。

        “中国农村人口太多了,想进城的人也太多了

        。一拨一拨的涌进城,中心城区外扩就是必然的结果。你看省城,最初的老城区基本就在一环以内,外头的就是乡下了。但逐渐外扩,93年底还修通了二环路。如今二环外沿也开始繁华起来了。以后还会有三环路甚至四环路。”

        傅杳钧静默了半晌,“黎总,你看得真是远!”

        黎夏道:“还有一点啊,如果是按工业用地从厂方买,年限得减去之前的。但政府收回去,变更了土地性质重新卖出来,年限应该就是从零开始了。这一条到时候得确认一下。不然工业改商业,平白又少十年。”

        工业用地是50年,商业用地可只有40年。之前那个工厂80年开的,已经14年了。

        反正厂方和政府想尽快解决工人的问题,那就拿出点效率来。

        她这可是给政府多送十来万的土地转让费呢。

        傅杳钧道;“你是打算将来拿来开超市?”

        黎夏点头,“对,开超市。就是到时候有变故,我修商业地产租出去就好了。对了,你现在是不是名下有四套房?”

        “是,市区两套,县城两套。不过我得卖掉县城那套旧的,才有钱装修那三套新的。”他全家现在还住在市里租的房子呢。三套新房子都还没拿到钥匙。

        17家店,黎夏日入两三万,他也日入两三千了。但之前的钱全都用在买房子上了。

        尤其县城那套,原本可以不买的。但公司还人情嘛,他就带了个头。

        到时候旧房子卖掉就可以装修了。

        黎夏道:“我堂哥和男朋友都判断以后土地价格会大帐。准许修商品房出售了嘛,地价上涨几乎是必然的。我也是因此才担心门面房租年年飙升。你看我们镇上,一年涨了10啊!”

        傅杳钧听懂了。所以她才买门面、买地。

        他买地是买不起了,但是房子倒是可以囤一点。如果手头方便,门面也可以多买几套。

        共事一年多,傅杳钧做事还是很靠谱的。黎夏基本把他当自己人了。

        这种资讯透露一下,买不买在他了。

        就好像她借

        钱给员工买房子,该说的她都说了。还执意不买的,她就没办法了。

        不过,她的员工倒是都挺听得进去的,借钱和预支工资买房子那叫一个积极。

        后来黎夏听顾芬芳讲,很多员工私下都觉得黎总借钱给他们买房子,至少将来不会轻易炒他们鱿鱼啊。

        不然,拿什么还给她?

        黎夏听了扯扯嘴角,你要是违规操作看我炒不炒你!

        顾芬芳把她的话传达了出去,员工没什么大反应。那就是说不违规操作就不会炒了嘛。

        公司的规章制度人手一本小册子,大家就在那个框框里活动好了。

        这会儿已经临近中午了,六店的店长很欢喜的上来报喜:“黎总、傅总,今天上午的营收比周末同一时段上浮了30。”

        黎夏点头,“不错,再接再厉。看好场子,千万出不得状况。”

        在周末的基础行上浮30,那今天总营收能上浮十万了。

        “黎总放心,我门分了三班,中班从12点到20点。从早到晚都是人手充足的。而且我们应对旺场也是有经验的。”

        “不但是要严防挤压、踩踏,消防上也得格外关注。”

        “是,昨天所有灭火器都检查过了,全是完好无损的。员工也都会用!那我下去了。”

        二位老总好事并不是太高兴。唉,也难怪,自己每天瞅着百货大楼那边敲敲打打的装修,心头也是堵得慌。

        黎夏道:“我知道附近有家火锅不错,请你搓一顿。下午咱们分头把市区以外的13家店跑一跑。”

        傅杳钧点头,“好!”

        两人把店分了分,傅杳钧跑七家,黎夏去六家。

        她预备顺便送她爸回q县,然后再看看一店。她很久没回过一店了。

        结果,黎会计说他还要再住一阵子,不走。

        “这个商超系统很有意思,我再研究研究。”

        行吧!你不走,我走!

        黎会计想了一下,“哎,你晚上回来住啊。”

        黎夏挑眉,她原本是没打算回来。想了下,老头可能是要避嫌,毕竟林姐在家里住着呢。

        “哦,知道了。”那她带上赵明亮给她开车吧。

        一路巡视回去,各个店的人见到她都不由自主的挺直腰杆。

        她其实也不是要巡查什么,就看看现场秩序维持得如何,有没有安全隐患。

        没有,那她和店长、区经理说上几句就继续出发。

        主要是要让员工知道,她一直在关注他们,没有真的撂开手就不管了。

        如果按照30涨幅的预估,今天营收能到5万4。其中有5是要拿出来发给所有普通员工的。

        平均一个人3块。一天多3块,庆祝三天将近10块,还是不错的了。

        所以,绝大部分的员工还是累并快乐着的。

        黎夏在县城家里吃的晚饭,她妈道:“你老汉儿还搞笑呢,他还不回来!”

        “他迷上电脑上商超系统了。妈你放心,他喊了我晚上回家住的。”

        黎夏妈好笑地道:“我才不是说那个呢。我就是觉得他搞笑,出去半个多月了,还不想着回家。出个远门,跟人丢了似的。”

        “住我那里也是一样嘛。要不是他们两个要上学,得有人做饭,我就把你一起接上去了。要不周末我派人来接你们仨?大伯母和菁菁都去泡过温泉的。”

        这个事儿黎远和黎雯倒是知道的。

        家里有电话嘛,爸爸|二叔和妈妈|二婶,也时常会打回来。

        两个小的立即点头,“好啊,小姑。”

        就连黎夏妈都听大伯母说泡了温泉很舒服,也心动了。

        “那行,你这周五下午派个车来接我们。周日晚上再派车把我们送回来。”

        吃过晚饭,黎夏让赵明亮开车去镇上。

        县城她还偶尔回来,镇上是真大半年没回来过了,连搬家都没回来。

        车子开到农贸市场,黎夏让赵明亮去找个地方停车,自己信步走了进去。

        一店开业一周年,各种活动搞过无数次,应对旺场的经验最足。

        黎夏走进去,看到里头人头攒动,但是忙而不乱。

        “黎总?”

        黎夏扭头,看到一张面熟的脸庞。是当初第一批入职

        的保洁大姐兰姐。

        一店最初的员工,大多高升调往各店了。剩下的熟面孔真的不多。


  (https://www.lw00.net/2016/2016582/1023776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