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25章


魏容的杂货应该也赚了有七八块。反正两妯娌今天都挺高兴的,  家庭气氛前所未有的和谐。

        黎夏走到墙边翻日历,这个月还有四天赶集,  十一天不赶集。

        看天气估计得晴一段时日了。她应该还有五六元能赚。

        只要不出意外,她的房子应该是能买到的。

        今天所有的浇头都用完了,黎夏下午和表姨一起上街。到相熟的厨子那里猪肉、牛肉都买了些。

        五月了,天气渐渐大了,弄多了怕坏。她每天晚上都是用三个盆盛水再把三大碗浇头放里面。

        但是六七八三个月这样搞还是不成的。

        她得买冰箱!这如今可是个大件,最便宜的都要一千多呢!

        可六月一号她付了三千八,就欠钟姐也还有二千六。老头老太的一千多肯定也是要还的。她哪来的钱买冰箱啊?

        要是有‘花呗’或者‘借呗’就方便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黎雯忽然咳嗽了几声。

        全家的目光都一下子看了过去。小姑娘道:“我忍着,我不生病。”

        黎夏失笑,“乖乖,这个可不能忍。有病就得赶紧看医生,不能拖!”

        陈媛道:“就是着凉了,  有点咳嗽。我明天带她去民生药房看看,  开点药再给她买瓶止咳糖浆。”

        黎夏对黎会计道:“爸,  你明天替我上银行问问。像我铺子那样的房子如果做抵押贷款能贷多少,多久能办得下来?”

        黎会计惊讶地道:“你又要做什么?”

        “天热了,  我得买冰箱啊。不然那些浇头都得坏掉。贷得下来钱,  我就索性把钟姐那二千六也给她。还银行的钱就可以每个月慢慢还了。这样压力要小得多。”

        黎会计点头,  “行,明天我替你问问去。等拿到房本,就可以拿去办了。”收入稳定,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陈媛感慨道:“你这用钱的地方是真不少啊。”

        有冰箱也好,那自己就可以每天抽时间包二三百个抄手,第二天拿出来用。临时找人换班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气的。而且还欠工友人情。

        魏容给黎夏出了个主意,“大伯家有冰箱,  但是比起来有点远。而且你早上七点就要去取回来,可能不大方便。没买到冰箱前,你可以端去卖冰糕的黄家冷藏。你和黄佳玉不是同学么。你或者给分担点电费,或者每天买一两个冰糕。黄家应该都挺乐意的。”

        “那一会儿我去找黄佳玉商量一下。”黎夏点点头,从现在到买到冰箱前可以这么干。也不远,就三百多米。比起大伯家是近多了。

        她和表姨每天晚上端过去,早上再去端回来。

        黎远道:“小姑,我可以帮你吃冰糕。”

        “我也可以帮小姑。”黎雯也举手。

        黎夏还没拒绝呢,黎会计道:“不到暑假,不准吃冰糕。五六月还没热到要吃冰糕呢。你俩肠胃又不算太好。就是暑假,也不准多吃。”

        黎夏也是这么个意思,回头把这俩小祖宗吃进医院去了,那可承受不起。

        “等小姑买了冰箱,暑假给你俩冻冰糕吃。小姑给你们买好看的冰糕模具。”

        “那一天可以多吃两个么?”

        “不可以。”

        黎夏吃过晚饭,放下碗筷,“爸,我去找黄佳玉说说。”

        “去吧。”

        黎夏去一说,黄佳玉就答应了。她俩好歹同学多年。

        “到时候我给你分担一点电费。”

        “哎哟,不用的。多大点事啊?不用、不用。我每天早上那会儿都起来准备上班去了,你直接过来端就是。”

        推来推出不好看。行吧,等买了冰箱她来批发几十个冰糕、雪糕回去放着。

        黄佳玉也是高中毕业就没读书了,现在在乡下小学教书。每天踩着自行车早出晚归。

        “黎夏,都说你赚大钱了啊。”

        黎夏苦笑,“我最近都快为钱愁死了。尤其之前下雨那一个多星期。”

        “下雨真的烦死了。自行车也不能骑,乡下的泥泞路都穿着筒靴去。还得再提前半个小时。我都不想干了!我就在家看着冰糕生意,也比辛辛苦苦去挣那百八十块强啊。”

        学校其实有住宿的,只是黄佳

        玉嫌弃条件不好,还有老鼠。

        黎夏道:“别别别,你家不缺你一个卖冰糕的。当老师好啊,还有寒暑假,工资照拿。”

        “那是公办老师,而且是拿基本工资。我这种民办老师一点也不好。”

        黎夏想了想,“你们学校民办老师多么?”

        “多着呢,有三成了。”

        “这么多啊?那国家肯定会有政策的。你好好干,没准哪天一个红头文件下来,所有民办老师就集体转正了。到时候你错过了多可惜。”

        好像七八年后就有这个政策了吧。

        如今吃香的工人、供销售售货员,三十年后都不如老师吃香。老师的退休工资和公务员一样,年年都涨的。是企业编制的两倍呢。

        黄佳玉的妈妈道:“你看,不光我们这么说,你同学也这么说。”

        黎夏道:“是啊,还是稳定的工作好。我虽然开店了,但我只是停薪留职啊,我随时都可以回去的。”

        黄妈妈继续道:“就是,佳玉你听人劝。当老师好歹一天几节课上完就没事了。你回来如果进工厂什么的,我们家可没那关系。到时候工厂流水线上站满八个小时才下班。工资和你现在差不多的。”

        黎夏点头,“我大嫂很辛苦的。”反正跟她这个技术员比,普通女工确实辛苦得很。

        几句话把这件事敲定,她从旁边的巷子绕了一下绕去找明哥。

        马哥的事她想清楚了,虽然躺赢很舒服。但是她妈说得对,手板心朝上跟人要钱花,总是不如自己挣钱自己花舒坦。

        而且,她活了两辈子,‘好色’这个毛病还是改不了啊。

        既然想明白了,就不能钓着人家。趁早说清楚得了。

        她过去走了十分钟的样子。堂伯和伯母吃过散步去了,只有堂嫂和侄儿在家。

        侄儿在写作业,抬头喊了声‘黎夏姑姑’,又低头忙活上了。

        堂嫂原本在看着孩子做作业,热情的走出来,“是夏夏啊,吃饭了没有?进来坐。”

        黎夏点头,“我吃过了,嫂子。明哥不在啊?”

        “这阵子外头

        跑,忙着呢。你是不是买房子还差一点?你哥说了,几百千把块钱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明哥能挣钱,家里不差这点。而且黎夏现在也能挣钱还得起,堂嫂做事就比较大气,说着就要起身进屋给黎夏取钱去。

        “不用,嫂子。我不是为这个事来的。我买房的钱已经凑好了。”

        堂嫂停下脚步笑道:“哦,那就是为小马的事来的?我看你这样子应该是不肯。”

        “也不是不肯。就是我年纪还不大,四五年内不想考虑这个问题。就别耽误马哥了!”

        堂嫂笑笑,“行,恋爱自由嘛。我晚上转告你哥。其实你堂哥也说九成九对小马没那意思。他们一群人,数小马去餐馆去得最勤,但你好像根本没注意到。”

        有这回事?那群人经常来照顾生意,黎夏是知道的。

        他们有钱,就住附近。觉得她的面味道好,干净、卫生,服务好,就时常过来吃早饭。

        她好像是每一个都经常看到啊。

        堂嫂看她的表情也知道丈夫说对了,她压根没注意到。

        不过她还是道:“夏夏,你叫我声嫂子,我就多句嘴。你可能对小马还不是太了解。你个他们那群兄弟吧,是挺辛苦不着家。但一个个都挺能干的,能拿得回来钱养家。不用家里人再为钱发愁。小马跟你哥说一开始就觉得你又好看又能干,后来知道你抡着板砖替你表姨教训那个不像话的前夫,觉得你是个女侠。他还说要是成了,会一辈子对你好。有你哥在,这话他不敢不兑现的。”

        黎夏有些吃惊,原来马哥这么欣赏她啊。而且尤其欣赏她被人诟病的打人事件。

        堂嫂继续道:“所以我觉得啊,你也不用一下子就把这事回绝了。就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相处。以后就随缘吧,没准什么时候就峰回路转了呢?”

        黎夏好好想了想,“多谢嫂子教我。嫂子,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再坐坐呗?”

        “不了,天热,在厨房带着一身汗。回去洗个澡舒服些。”

        其实黎夏下午做完浇头就洗了澡了,不过睡前她还

        要再洗一个。

        反正现在自己住,也不会再有人嘀咕她浪费水什么的。怎么舒服怎么来呗。

        黎夏走在回去的路上心头犯起了嘀咕。上辈子堂嫂到底知不知道明哥外头包养了一个的事啊?

        自己都知道了,没道理她这么精明的人一点都不知道才是。

        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她摇摇头,反正这种日子自己是过不了的。

        知道林和全和方兰的事之后,她就摊牌了。

        林和全一开始还不肯离婚。因为黎夏能挣钱、做饭又挺好吃的。长得不比方兰差,还年轻好几岁。

        他赌咒发誓一定和方兰断了。

        黎夏也不同他多说。第二天早起和他打了个招呼,“我去办公室找你们校长,或者生活作风问题该去找书记反映?”

        那家伙当时吓得脸色立即就变了。

        黎夏走在路上有些出神,身后一阵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把她惊醒。

        眼见挡了别人的路,她赶紧往路边让让。

        慢慢走回到餐馆,黎夏叫上表姨一人端上了一钵浇头。

        黎夏庆幸自己当时买了带盖的钵,不然要去别人的冰箱里放怕串了人家的味儿。这会儿还没有保鲜膜用的。

        方才她和黄佳玉说的时候就特别说明了这一点,她才爽快答应下来的。

        走过家门口,大嫂陈媛看到就说:“还有一个是吧?等着,我去帮你端,省得还跑第二趟。”

        黎夏便和表姨把大钵放在门口的青石板上。这钵还蛮大的,一次只能端一个。

        便有乘凉的邻居问黎夏这是做什么?如果是给家里端东西过来,不至于有那么多个。而且陈媛也不会说帮着端之类的话。

        “天大,怕坏了。端去黄家的冰箱存放一夜。”

        “那你还每天这么端来端去啊?”

        “那肯定不能啊,就这一个来月吧。等我买了冰箱就好了。”

        “啊,你要买冰箱了?不是听说你买房子的钱还没凑够么?”说话的是巷子里的张嬢嬢,她很是惊讶的道。

        大家在这一片住着,各家有什么大事小情

        ,左邻右舍都是知晓的。而且问起什么来也直接得很,没什么顾忌。

        她这一问,周遭纳凉的人就都朝黎夏看了过来。


  (https://www.lw00.net/2016/2016582/1033617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