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80章


黎夏言笑晏晏道:“二位领导,  场面有点混乱,我就不留你们了。县长慢走,镇长慢走——”这么火爆的场景,  你们是去别处为好,彼此便宜。

        送走了人,  她举着高音喇叭道:“各位嬢嬢、大姐,  我还有一仓库的货,买不完的。大家不要着急!”

        她看到有个嬢嬢,不限购的卷纸直接拿了四大提,这是准备用到什么时候?这个东西也不好转卖啊。

        这纸是两位厂长找上门来让黎夏进的货,先卖后给钱。

        虽然知道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纸厂命运,但能多拖点时间也是好事。没准这点时间员工就自谋到出路了呢。

        黎夏便满口答应了下来。当然,  质量和价格还是把了关的。

        这纸她过一次手赚10,要是真有人倒卖她倒是不反对。纸厂等钱发工资呢,  有囤的货,  倒卖得越多越好!

        之前就准备买电饭煲、电炒锅等小家电的人也都等着今天八八折好抢购。所以就连小家电卖得也不错。

        毕竟,越贵的东西打了折越划算啊。

        被抢得最凶的还是米、油和鸡蛋。

        好在所有的米都已经提前称好,封口扎得严严实实的。十斤一袋、二十斤一袋,抱上就可以走。

        不然这么挤,真怕被她们弄得撒了一地。一来浪费得令人心痛,  二来万一哪个踩到米粒摔了更麻烦。

        鸡蛋也是,二十个一盒,里头垫了防碎的泡沫等。这种时候就别挑大小了。

        这都是这几天所有员工加班加点搞定的。人多力量大,这话不掺水分的。

        门口十二个收银员快速结账。之前几十个员工早就分头去银行换了不少零钱回来。

        八八折,  产生的分币统统抹掉,没时间找那么零散的钱。

        出来之后有三台电子秤可以供顾客复核重量。顾客排着队去称。

        不过称了几个人都没问题,后头买同类产品的人就不称了。肉眼可见大小是差不多的。而且抱回去没拆包装是可以拿回来找的。

        还有人从这个门出来,  把东西递给家里人拿回去。又从其他门挤进去,再抢一份出来。

        这种防不胜防。但是,这么挤,抢到的数量肯定不足以倒卖出去。

        黎夏就不管了。

        每道门口都有一个保安看着,防止有人不结账拿着东西就走。

        人性这东西考验不得,必须约束。

        不断的有人拎着、扛着东西出来,又不断有人挤进去。里头一直同时有几百人在抢购东西。货架上的东西看着在减少。

        傅杳钧指挥能抽调的人手负责相应区域。看哪样东西要不足了,赶紧过去库房搬。他签字,不然库管不得让人搬东西出库。

        要不然就必须是黎夏签字才行。回头两边盘点要拿条子核对的。

        黎夏松口气,暂时不用担心像供销社一样积压大多货品了。她进了足足二十万的货,是因为对这种经营模式有信心。

        但万一挤压了,不用等到两个半月、三个月,那些经销商就能找上门来。

        供销社这么大的单位,不就是这样生生被拖成现在要死不活的么?

        以前一个供销社的主任,那是被人仰望的存在啊。

        她走到办公室去喝水。超市这边真的跟打仗一样。幸好她之前足足养兵一个多月,全都训练有素。

        不然这样的大爆的场面还真是不好应付。

        她让收银员、销售都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水杯。但估计这么忙,顶多就是渴几了喝一点润一润。

        都不敢多喝两口,怕内急。

        她爸妈、大伯、大伯母、舅舅甚至老支书等人都站在办公室这边朝超市张望。

        除了去过上海的人,其它人都被这个场景吓到了。

        上次镇上这么热闹,还是刚开始抽奖那几天。那是为了去抽彩电、冰箱、洗衣机。

        这花钱买东西也能热闹成这样?

        因为供销社揽储、抽奖的事给居民、农民都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这次黎夏特地没有搞抽奖。

        就是消费每满一百,送一张‘黎夏大碗面’的优

        惠券。在餐馆和三个面摊消费都可以。

        一个小时后,傅杳钧带着丁明明进办公室来,这里面没有旁人。其他人都去餐馆那边了。

        小毛帮找的门面,就在农贸市场旁边三四百米的地方。她自己的也在附近,隔了几十米。

        毕竟餐馆有油烟,卖衣服不能挨着。

        傅杳钧激动地道:“黎总,你知道第一个小时我们的销售量是多少么?”

        黎夏道:“一千?”她之前预估的一天八千,第一个小时一千。

        傅杳钧道:“不只,足足一千五。”

        一千五什么概念?

        超市的净利润率不如餐饮,正常大概是在25左右。就算是打了八八折,也还有12的利润。

        一千五,那就有一百八净利润,其中十八块是他的。这才第一个小时!

        黎夏也有些震惊,这么惊人的购买力?这才只是一个小镇呢。那县城呢?

        这要是不限购还得了?

        “开业前三天八八折,大家都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所以才来了这么多人。而且第一个小时来的本来就都是有意愿购买的。”

        这群人是一早就在外头排队等着的,得知八成的商品都要限购失望不已。

        傅杳钧道:“那当然不可能十二个小时都是这么旺的生意。但是,这证明超市这个模式是有前景的。黎总,这是这三天可能卖断的货的清单。厂家我已经打电话去要货了,回头让郑源跑一趟运回来。但是米和蛋需要你这里找人。”

        “今天够卖吧?”她囤了一万斤米、八千枚鸡蛋,都是离得近的村里里收的。

        她开张正好在农民交完公粮后,所以有不少人家有余粮。舅舅挂起牌子在家收的。

        反正都要卖,背上街还麻烦。虽然是一个月后结账,但黎夏又跑不了。

        这些粮食搬到库房的大概三成,大部分还寄放在二队的仓库里。她付租金,老支书还很乐意把队里的仓库租给她用的。

        看这样子,还得让舅舅往更远的村子去收。但这些人未必会答应先卖后

        给钱了。那之前把货给她的乡亲们,回头得给予一定补偿。

        傅杳钧想了想,“下午不好说啊。”镇上几万人,真要买还是挺惊人。

        米不限购的话,早被半搬空了。

        黎夏便对黎阳、黎竣道:“大哥、二哥,那麻烦你们跑一趟,把剩下的一半运来。大哥运蛋,二哥你运米就好了。”

        没法子,没有足够大的仓库。只能这么跑趟数。

        黎阳和黎竣运花,今年又弄了两辆助力的电动三轮车跑运输。这会儿正好用上。

        黎夏短期的雇佣他俩。

        黎竣白黎夏一眼,还不放心他运蛋。

        黎阳点头,“好,等着吧。”

        黎夏和舅舅说了三天后看情况再往外收购。

        傅总想到今天一天至少分成好几十,干劲儿十足。

        其他员工看到这样火爆,知道黎总事前承诺的红包肯定不得少,也个个眉开眼笑的。

        丁明明道:“黎总,我把收银员那里的大钞都收走了。我带个保安去农行存一下。”

        按这个架势,估计今天能卖到一万的销售额。那肯定得收起来就赶紧存进去,掉了不得了。反正银行也不远。

        黎夏点头,“好,去吧。田瑶,提醒她们注意辨认钞票。”辨别真钞、□□黎夏也是专门培训过的。

        “好。”田瑶挤了进去,一个个再提醒一下。收到一张一百元的□□,大半个月就白干了啊。

        就白点四十八开张到将近十二点,一直都跟打仗似的。

        十二点要到了,人才少了。

        店长吴青峰赶紧安排人轮流去‘黎夏大碗面馆’吃午饭,吃面、米线、抄手或者吃豆花饭都行。

        黎夏妈那里会记个数,回头一并找黎会计结账。两边的财务是分开的。

        收银员和销售、保安都安排了一半去。

        “幸好黎总让我们足足站了一个月的军姿啊。不然这三个钟头还真有些吃不消。”

        刚坐下,黎夏妈让人给她们一人端一碗水,“来来,都先润润嗓子。面和饭都马上来。”

        豆花饭吃得慢点,但是是

        现成的,直接舀起来就吃。

        面吃得快,但是要等着下。

        不过,所有人都在十五分钟之内就搞定了。回去换下一拨人过来。估计客人吃过午饭估计就又来了。

        张嬢嬢和黎夏妈道:“光是做他们的生意都够了啊。”

        “黎夏说第四天开始生意就要回落的。到时候就不包饭了,让他们自己回家去吃,就像纸厂那样安排。”

        都是这镇上的人,骑个自行车回去二十分钟基本可以来回。加上吃饭,四十分钟足够了。

        中午场子淡的时候当班店长完全能安排得过来。

        黎夏在办公室看数据,截止十二点销售额已经三千五了。今天估计破万没问题!

        再等等,等到没有八八折了才能真的看得出。

        她走出办公室到超市看了一眼。

        “黎总——”

        “黎总——”

        黎夏操补货的员工点点头,“吃了么?”

        “还没有,我们是第二轮。”

        正说着,吃过的员工陆陆续续回来了。

        黎夏便和这第二轮的员工一起过去。

        “累不累啊?”

        “累啊,可是累得很快活。超市生意好,我们的工作才稳当。锅里有,碗里才会有。”

        黎夏点头,“对,所以说顾客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

        “黎总放心,我们都是微笑服务的。”

        黎夏超市的运作模式让小镇上的居民、农民都有些惊喜。比起以前被供销社的售货员呵斥,有点当家做主的意味了啊。

        这一整天黎夏超市都是议论的焦点。

        “你们说卖了多少钱?我看到那个丁出纳一上午去了两回银行存钱了。”

        “哎呀,还不是只有这三天。赔本赚吆喝!三天过了,你看还有几个人去买?”

        同行的员工听到都有点生气,有这么咒人的么?

        黎夏看看说话的人,是好久不见的古嬢嬢啊!

        她微笑着点点头,对方哼了一声把头扭到了一边。

        同行是冤家,这话不假。她的超市开起来,附近这些杂货铺的

        生意是要大受影响的。尤其今天,大概别处都没生意了。不然怎么跑到几百米外的地方来了?

        尤其之前古家还因为偷税漏税补缴税款和罚款将近一万!这还因为是头一次查到,再有下次就么这么好过关了。

        她道:“是同行。”其实她还挺惦记古家的叶子烟的,不知道是哪里进的货或者说是谁给卷的。

        众员工就明白了,原来是红眼病,见不得他们生意这么好。这种人不用理她,好好干让生意更好就是了。


  (https://www.lw00.net/2016/2016587/1033612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