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章


“哦,  什么主意?”魏妈妈道。

        魏容就把黎夏出的主意说了,“我寻思这事儿应该能做,  就是辛苦一些。”

        魏妈妈道:“你这小姑子倒是比你还像我们家的姑娘。”

        魏容笑笑,很不好意思地道:“妈,我回来其实还有个事跟你商量。就是之前我们答应借给我小姑子六百块买房子。但后来供销社揽储我们就凑了一千给存了。现在下起了绵绵雨,她生意也跟着淡了。可能买房子还差一点。你的私房钱能不能先借我六百,别让我嫂子知道。”

        公中的钱是货款,不能动用。而且嫂子知道了,难免有话要说。她这次赊了货,又要借钱!

        魏妈妈为难地道:“我也存到你们供销社了。不是你回来游说我的么?”

        “全存了?”

        “那可不,我还凑了凑,凑够三千存进去的。”

        家里用三轮车把他俩送到车站,下车之后他们又喊了一个人力三轮车。

        如今餐馆的木质招牌已经挂上了,一说到‘黎夏餐馆’,  三轮车夫还真知道。

        车上人还和他们闲聊呢,  “还是你们卖杂货好啊,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像我们还得风里雨里的奔波。”

        这会儿就在下雨,只是不太大而已。

        魏容笑笑,  “我们不也得冒着雨去进货么?再说,  这种天气你们生意更好啊。”

        货架都是打好了的,  也是和餐馆整体一致的风格。把货搬下来,夫妻俩一起进去上货。

        大嫂陈媛坐在屋里包抄手。最近生意清淡,导致她的抄手每天只有十来碗。她明明还能再包几百个,可惜没有用武之地。

        黎阳和黎竣的花生意也因此受影响。淋了雨的花,不够香!自然不用再做那道工序,只能用来烘第一道的茶。

        不过,最受影响的还是黎夏。

        再这么一直下雨下去,  她别说一千,六百恐怕都成问题。

        每天《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全家都十分的关注。

        兄嫂们商量过后对黎会计道:“爸,我们都有工资,这个月节约一点。两房

        人能攒下三百。天气不好花生意也还做不起来。这钱应该够应急了。不如你的钱都借给小妹?”

        黎会计道:“我当然没问题。”他这几个月工资攒着也能有两三百富裕的。

        黎夏妈道:“我有问题。这鬼天气我的豆浆也没之前好卖了。我拿不出五百,可能只有四百。”她之前已经攒了三百出头。

        黎会计问黎夏,“你攒了多少了?”

        这已经五月十二号了,这个月才两百多。还多亏明哥和厂里各点了一桌。厂里近,明哥是开了个小面包车来的。

        “两千。”

        黎会计道:“我只留几十块花用,能借你一千二。看吧,这就是旱涝保收的好处了。”

        黎阳道;“我们四个的钱不动,留着应急。妈那里四百。这就三千六了啊!小妹,再两百肯定没问题的。爸、妈的钱五月三十一号给你。我们十号就发工资了!”

        黎夏道:“爸妈的钱给我,应该就够了。而且还有大半个月,没准过几天就晴了。”

        这两天是不太可能的,天气预报已经说了是雨天。

        黎夏抱了一下她妈,又抱了一下她爸,“关键时刻还得看老同志啊。谢谢爸、谢谢妈!”

        黎夏妈道:“好了、好了,肉麻兮兮的。”

        黎夏看看哥嫂,“至于你们,我就不谢了。”

        黎阳、陈媛,黎竣、魏容都一阵汗颜。他们只是没拉老头支持小妹买房的后腿而已。

        而且,要不是他们出尔反尔,说了借钱又反悔不借,小妹原也不会这么犯愁。

        又过了四天,连绵了十来天的雨终于停了。

        一打开门小姨就兴奋了,“夏夏,雨停了!大概入夜就停了,村里上街只一小段路不好走,到了大公路上就好了。”

        黎夏扭头一看墙上,5月16号,赶集!

        她跑回家去,“大哥、二哥、二嫂,你们上午谁有空?”

        黎阳道:“我中班,12点才去。”

        “那大哥吃了早饭替我跑趟蒋家。至少要买三十斤面,越多越好!”

        黎阳点头,“

        要那么多干嘛?”

        “前面一直下雨,蒋家只有室内的场地晒面。一定不会有多少库存,没准会让人买断货。七天没能上街了,今天农民肯定会涌上街来。”

        黎夏见桌上有小米糕,伸手抓了一个。她和表姨如今只回来吃中饭和晚饭。

        黎阳道:“好,我吃过就骑车去。”

        陈媛看黎夏买面都多多益善了忙问道:“今天抄手是不是也会很好卖啊?”

        “肯定啊。”

        陈媛道:“我去问问有没有人愿意和我换早班。”急匆匆的就出去了。

        魏容笑了下,“我也中班,一会儿就过去。”

        她不说帮忙。因为过去除了帮着收拾下桌子,还能看她的摊子。她的货弄回来了,但因为天气也清淡得很。

        今天会有很多农民上街,肯定能有生意。而表姨搞不好旺场洗碗都忙不过来。

        黎竣也是早班,他仰头问已经坐下吃上了的黎夏,“得晴两天那花才能用吧?”

        这一周他都是早班,过两天可以的话他就要去运花回来了。

        黎夏顾不上说话,只点了点头。

        她吃过又抓了三个给做着开档准备的表姨拿回去。这样她们早上就不用自己开火了。

        陈媛换到了班,自己上街买适合剁馅包抄手的肉和抄手皮去了。不知道今天会放晴,黎夏根本没有备。

        她买回来,又在花坛里摘葱切了拌进去。只最后喊黎夏,“夏夏,你过来调一下馅料。”

        其实抄手里要放的料很简单,但陈媛迷信黎夏放的要好吃些、好卖些。不过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等弄好她就坐在厨房的一角开始包,动作非常的麻利。

        陈媛心直口快有点莽,但她做的东西却都秀气得很。她包的抄手总是大小一致、摆放整齐特别受看。

        她还有一台陪嫁的缝纫机。刚嫁过来的时候黎夏还小,她就给小姑子做衣服。上头绣上各种新鲜、好看的花样,穿去学校很受同学羡慕。

        总之就是她性格和做出来的东西很有几分反差。不然黎夏也不会想到让她来包抄手。

        黎夏在给碗里

        放底料。大中小四排碗整齐摆着,二两的面碗摆了两排。

        这样等下有人来了,就免了这道工序。

        说话间客人就上门了,“夏夏,两个二两脆哨面。”

        “一个三两牛肉面。”

        “好嘞,稍坐!”黎夏麻利的开始往锅里丢面和蔬菜。蔬菜是表姨刚摘来择过、清洗过的,上头还带着水珠。

        她的面还有十几斤,各色的浇头今天应该够。下午再全部重新做。

        “黎婶,来碗豆浆!”

        黎夏妈道:“不好意思,昨晚没泡豆子啊。明早、明早肯定有的。”

        眼瞅着客似云来,却与自己无关。她也没办法!豆子一定得泡八个小时的。只能今晚泡上了。

        等黎会计慢悠悠吃好了过来帮忙收钱,已经是早高峰了。

        黎夏妈被二儿媳叫去看铺子,卖烟和日杂用品。这活儿最轻松。

        魏容自己去收拾桌面了,动作比黎夏妈麻利得多。她把汤底往泔水桶里一倒,一摞碗叠起来摆在厨房门口的桌台上。

        这样表姨就只需要在厨房里洗碗。洗完了再出来抱脏碗进去继续洗。

        有些农民脚上还带了湿泥,魏容找了一个装货的大箱子把纸壳子撕开铺在门口。让那些人在上头把脚上踩干、泥擦掉再进来。这样多少会好些。

        这会儿差不多十张桌子都坐了人。上早班和上学的工友、学生还有最后一拨,赶集的第一拨农民已经到了。

        黎夏没有料错,确实来了比往常多四五成的农民赶集。

        陈媛包抄手就一直没停过手。包好就下锅、包好就下锅。

        黎夏那里一口锅下面,另一口锅就煮抄手。

        舅舅也来了,还给黎夏背了一百个土鸡蛋。他现在每个月给黎夏送四百个蛋,还有土鸡鸭等农家菜。一个月也有五六十块进账。

        看所有人都忙不过来,他自己进去把蛋放进米坛里。腾出背篓他还要赶集的。

        黎夏道:“舅舅,下午记得叫大表哥来拉泔水。”

        她的泔水都是大表哥拉回去喂猪的。今天肯定会有不少,这个得及时处理的。

        “好!”

        黎会计在收钱、找钱,抽空和大舅子打了个招呼。

        舅舅应了一声,“忙你的!夏夏,二两肉丝面。”

        这个早高峰一下子忙到了九点一刻才算过去。卖了四十二碗面,十六碗抄手。

        杂货铺那边生意差一点。就烟卖得好些,日杂没怎么动。

        不过农民赶集嘛,肯定不会一大早背着东西去的。知道这里开了杂货铺,中午回去的路才会来买。在这里买,也能少背一截路的。

        好几个人都看了看黎夏黑板上给写的价格。说是价格还算便宜,有些比街上还便宜一两毛钱。

        黎夏妈就告诉人家,“我二儿媳在县城直接进的货。”

        黎会计把钱清点好交给黎夏,“我出去溜达一圈,十一点半再过来。”

        如今每次赶集他早上、中午旺场时都在这边帮忙收钱。

        陈媛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又继续包。她换的中班,中午旺场不在这里。这会儿得再包两百个出来。

        这一天午间旺场结束,黎夏笑眯眯的小声跟黎会计道:“爸,我今天居然光面馆就赚了五十多。”

        黎夏妈从杂货铺出来,“烟摊也还可以,能有十多块。要是都有今天这个生意就好了。”

        黎会计挑眉,那都七十了啊!

        黎夏妈不甘心地道:“我今天起码少卖了四十碗豆浆。”

        顿了顿又笑道:“老二媳妇的洗衣粉、肥皂、香皂、盐巴那些也卖得挺好的。刚对了帐,钱和帐能对上。”

        黎会计嗤笑一声,“你就卖那点日杂要是都不上账,那得多”后面的话在黎夏妈看过来的眼神里咽了下去。

        黎夏暗暗好笑。

        这会儿两个嫂子都上班去了,黎夏十一点四十给她们煮了两碗面。

        今天全家的午饭都耽误了。买烟和日杂的人一直断断续续的,黎夏妈根本没时间去买菜、做饭。

        黎阳、黎竣、黎雯、黎远都是来这边吃的午饭。

        这会儿十二点四十了,还有客人,但是不多。黎夏赶紧给她爸妈煮了两碗抄手。

        陈媛担心中午不够,多包了几十个才去上班的。自家人今天中午就都吃抄手。

        她一共包了三十六碗抄手,工钱是五块四。黎夏直接给了六块,毕竟她还连买肉、剁馅的活儿一起做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夹子的位置,明天停更一天。多谢体谅!

        后天更新时间推迟到晚上11点。


  (https://www.lw00.net/2016/2016587/1033617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