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章


安琳琅的一顿奚落,方大柱身后的人虽然没听懂,但却看明白了。

        众人惊疑不定,半信半疑地看向方家最出息的子侄:“大柱,这死丫头说的什么?什么论语?”

        方大柱哪里晓得什么论语?他读了十几年的书连《弟子规》都背部全乎,哪里还晓得什么别的书。

        况且武原镇这等小地方,就镇子上一个私塾。据说是县城里的老童生,读了一辈子书,没考上秀才。哪里能交出什么厉害的学生来?

        本身教书的就是半桶水,再教个脑筋不好的学生,自然就更稀里糊涂。方大柱不想人前露怯,张口自然是赖:“你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懂什么?!当着方家各个长辈的面儿也敢胡说八道!还论语?什么狗屁论语?我怎么不知道!以为说两句鸟语就能糊弄住人?笑话1

        安琳琅都惊了。这是吃准了方家人信他,耍赖到底了!

        “……难道你学到今日,还在学《弟子规》、《百家姓》?”安琳琅面上不动声色,保持着诧异的神情直勾勾地盯着方大柱的眼睛。

        方大柱眨了眨眼睛,隐约意识到不好。

        他读书不多,虽说读书年月不短,但其实读过的书非常有限。资质不行是其一,小地方书籍教育资源匮乏是其二。但方大柱却十分自傲,并且打心底不觉得一个买来的女子能说出什么有学问的话。脖子高高昂起来,十分不屑道:“先生说读书切忌好高骛远,底子打得好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

        他话还没说完,安琳琅嗤笑了一声:“听说你读书已有十几年。十多年读到今天,居然还在读五六岁孩子的启蒙读物,就算打底,你这底儿也打太久了……”

        话音一落,跟着来的方家人脸色就变了。

        说到底,方大柱是侄子不是亲子。方家几个叔伯肯抠银子出来供,就是看在大房总夸方大柱有慧根的份上。若是这就是个蠢蛋,他们这些年贴补进去的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其中方家四叔,最小的叔叔就说话了:“大柱,这丫头说的可是真的?”

        原以为是个装腔作势的,一下被抽了老底,方大柱惊慌之下顿时恼羞成怒:“你瞎说什么,你识字吗!你晓得什么是读书,晓得字怎么写笔怎么拿么就敢胡咧咧?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在跟个读书人指手画脚,笑死个人了1

        说着话,他手就挥上来。

        一巴掌没打下来,被一只白皙的手给捏住了。

        “书读得不多,四书五经都有涉猎。三四岁孩童读的启蒙书学十年,乡试的门槛儿你都踏不进去。”

        说话的不是安琳琅,而是将冒头差点被方大柱砸脑袋的安琳琅别到身后的周攻玉。

        他身量修长,人站直了将安琳琅挡得严严实实。

        上身破旧的青布袄子,下身也是褐色的厚裤。但这人消瘦的身形愣是穿得笔直修长。周攻玉握住方大柱挥过来的胳膊,看似弱不禁风的人抬手一挥。轻轻的一推居然将人推了个踉跄。方大柱蹬蹬后退两步,猝不及防地一屁股坐进了雪中。

        “滚1周攻玉面上瞬间敷了一层寒冰,变脸就在一瞬间。冷冽的目光犹如千斤重,一一扫视了在场的方家人:“再无故来我方家门前砸闹,别怪我不客气1

        安琳琅有人挡着不怕死地从他身后冒出来,嘴一撇,精准插刀:“四书五经乃李朝历代科举必考的书目,连《论语》是何书都不知的蠢货,奉劝你别去乡试上丢人现眼!再说,你读不成书,该不会是蠢笨如猪被先生给赶出来,故意赖到我爹娘的头上1

        “你1方大柱脸涨得通红。地上雪压平,他爬了几下没爬起来。

        “你们别这么看着我家,”安琳琅笑了一声,“有这个功夫怀疑,不如去镇上打听打听。镇子就那么大,私塾也就一个。他在哪儿读书你们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是好是歹,岂不是一清二楚?”

        方大柱慌了:“你胡说!别听她的,她就是张口乱扣屎盆子……我读书这么多年,叔伯都看在眼里,好坏也都知道……”

        方家叔伯们嘀嘀咕咕,也不知道信谁。

        安琳琅却懒得跟这些人争辩,啪地一声将门合上,扭头就准备将鲜奶拎起来。身边周攻玉已经将桶给提起来,一声不吭地往后厨去。

        安琳琅耸了耸肩,如往常一般煮杏仁羊奶。喝了几日羊奶,但年轻人的恢复能力是真的好。她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本就底子不错的,吃得好睡得好,暗黄的脸自然就有了点亮色。不过西北边儿天气冷,冻疮没那么容易好,但比起才开始的红肿吓人已经没那般恐怖。

        周攻玉也如往常一般烧火,一边煎药一边透过锅灶的缝隙瞥了安琳琅几眼。

        虽然知晓她是从瓦市上买来的,但这年头女子识字的确实是少。尤其是民间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很少有姑娘家读书识字,还张口就是《论语》摘句的。除非是官家出身,但官家出身的女子即便受家族所累被发卖,那也是冲入司教坊,甚少有沦落到牙行被私下买卖的。

        心里猜测着安琳琅的来路,一大早去镇上买粮食的方木匠这会儿在马路上被几辆马车挡住了去路。

        他头顶着毡帽,手里握着牛鞭。连人带车地停在路边。前头的马车不仅没走,还从车上下来好几个人。从方木匠的角度看过去,就看到一个年纪不大的年轻男子。

        身上穿着西北少见的好料子,披着厚厚的大麾,冷不丁瞧着整个人都像在发光。

        车下面一个打扮十分体面的魁梧男人伸过手,一手举伞一手搀扶着年轻男人往镇子上最大的一处客栈走去。边走边听到几人在说话:“确实是卖到这个地方来?可打听清楚了?”

        “是的,五爷。”壮硕的男人声音跟闷雷似的,“表姑娘卖到最后出现的地方就是这儿,十之八九。”

        “行了行了,大过年的让我出来找!这都在外头找了三个月了,这个时候了也不提叫我回去!老太太当真是偏心真偏的没边儿了1那‘五爷’的脸被兜帽挡住了,但听语气也听得出十分不满。时高时低的嗓音叫人清楚地感受到他的愤怒,“若非我没有个好娘,哪里会被人这般欺辱?”

        “主子息怒,事情既然交代到您手上。办的漂亮些,也好给家里瞧瞧谁才是有真本事的。”

        这句话说得好,‘五爷’的脾气瞬间被压下去了。两人边走边说,转眼身影隐没在客栈之中。马车随着主人离开被客栈的跑堂牵走,路可算是空出来。

        方老汉冻得直打哆嗦。腊月二十几镇子上已经没有多少商铺开门。但家里多了一口人,安琳琅做饭又是个舍得的。他怕粮食不够吃,才一大早上镇子的米店垃圾袋子米面回去。

        还别说,方老汉十几年从米店卖粮食,这还是头一回这般大方。米店老板跟他打交道也有好些年,也清楚老方家的情况。见这老汉终于舍得吃一回,诧异之余,还大方地送了一包赤豆给他:“回头煮粥也是好的,听说你婆娘前些时候摔得不轻。吃点赤豆补补血。”

        方老汉推脱不了就收了,想着米店老板若是打什么家具,他能给他算的便宜些。

        自打有了银子,家里头的日子好像处处都在变好。吃食有了,人气儿也有了。扭头又瞧了一眼满满半车的好东西,他心里头忍不住的高兴:“今年是个好年哦1

        晃晃悠悠地回到家,正好安琳琅这边朝食也做好了。

        方婆子如今能自己走动,自己收拾了,在炕上就躺不祝劳碌一辈子的人闲不下来,歇下来就总想事事给安琳琅帮一把手。安琳琅手脚麻溜,根本不需要她帮忙。想了想,就从屋里拿了针线出来给家里人的衣裳鞋子都补补,于是端着笸箩去了屋后头的桂花婶子家。

        方老汉回来路过方家村,见平素最是热闹的大房这会儿竟然关着门,心里还诧异。但经过这些事儿他也算对兄弟姐妹冷了心,心里虽然奇怪,却也没有伸头往里头瞧的意思。

        等赶着牛车到了家,屋里屋外没找到方婆子的人,听说方婆子竟然去了桂花婶子家。

        “大过年的,你娘怎么去了桂花家?”方老汉嘀咕了一句。

        桂花是个可怜人,无儿无女。方老汉倒是没像村子里其他人那样嫌她晦气。真的是觉得诧异,毕竟邻里邻居地住了也有三四年,两家没什么来往。

        别的话也没说,朝屋后头喊了一声。方婆子端着笸箩就笑眯眯地回来家。

        大房闹得那一处没人说,方老汉一路也没听人说什么。

        方婆子受了一辈子的委屈,顾忌老伴儿才对大房诸多忍让。但忍让归忍让,不代表她心里不委屈。这会儿大房跟其他几房闹起来,几房叔伯发现大房这些年满嘴胡话骗了他们不少银子,闹着要大房吐出来这事儿她自然是装聋作哑不提的。

        吃完早食,安琳琅琢磨着大过年不能没有零嘴儿。想着该做些小零嘴儿过年,平时甜甜嘴儿。与此同时,镇子上那贵人青年脚刚一踏入客栈的门槛儿,就被里头破烂的住宿条件给气出来了:“立即给我想办法!这个屋子我是绝对不住的1

        穷乡僻壤的客栈居然漏风,一股子呛人的霉味:“换!给我立即换1

        “爷,穷乡僻壤的,除非住到大户家里,否则这已经是最好的客栈了……”仆从们也为难。从江南到西北武原镇,他们一路风餐露宿,这娇气的五爷怎么还没习惯呢。

        “我不管,”林五心中本就委屈,怒火一激,心头火蹭地一下就燃了,“大过年的,我觉不受那份罪1

        仆从们面面相觑,顿时就难倒了。林家在江南虽然是大户人家,但那点威风可使不到西北来。中原地区或许还有人卖林家人面子,这里就不一定了。再说,他们身上的盘缠剩得也不多,五爷吃穿用度一样都不能将就,他们也很难办……

        “几位是从中原来的?”巧了,刚被父亲骂了一顿的王二听到这边的话,眼珠子一转凑上来。

        林五虽然是林家庶出的公子,但林州牧的庶五子这个身份对外却是足够了的。他上下打量了突然冒出来的青年,下巴微微抬起来:“你是……?”

        “我是镇上首富王员外的长子,刚才听闻公子没处歇脚?”

        王二读书不行,办事不牢靠,但挺有眼色。他一眼看出林五身上的料子昂贵,脚上的靴子都是绣金线的。猜测这人怕是什么贵人家子弟出门游学,仗着胆子大就上来搭话了:“我家就在镇子南边的富人区。若是不嫌弃,不如去我家里借住几日?”

        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这乡下小子的野心都心在脸上。林五一眼看穿,心里嗤之以鼻的同时他连想都没想,上了马车就让车夫掉头随王二去。

        王二心中一喜,刚想打听林五身份,就捡到马车的帘子落下来:“带路吧,银子不会少你的。”


  (https://www.lw00.net/2018/2018740/1006679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