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当年


第122章  当年

    “合着这些人是觉着咱们都是好糊弄的傻子呢?”

    有人愤愤不平的说了一句,周围吃瓜看热闹的人,顿时就有些脸色不大好看了。

    “又不是谁先更大声,谁就占理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怎么会被这么一点小把戏给忽悠了?”

    众人纷纷谴责起村里那些人来,很是义愤填膺的样子。

    村里人都有些羞愧无脸见人。

    姜秀娥心里头,也是瞧不上族中做下的与小人无异的决定。

    可她也没办法。

    人活一辈子,总归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到底是她的族亲,是同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不得不与之同进同退,只要她还想继续留在村子里头生活。

    若不然,扭头甩手,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落脚住下,倒也没有这许多烦恼了。

    可她年纪大了,一辈子快要到了尽头,无儿无女的,唯有族中这些小辈……

    她还指望着等死后,族中的人,能全她一份体面。

    不求往后的祭日、寒衣,能有人来给她烧点纸钱,修缮修缮坟地,至少、至少也要体面些的,好生入土为安吧?

    就这般,心里困苦挣扎着,到底还是压下良心跟着来了。

    可到底,她还是迈不过去良心上的那道坎儿。

    如今姜安宁严词拒绝了他们的索求,她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姜秀娥觉得,这样就很好。

    她有些怜爱的看着姜安宁,心中伤痛,却又无法将那些偷听来的真相,告知与人。

    其实当初安宁的爹娘意外离世,村里大多数的人,还是深感同情的。

    何况,人死如灯灭,便是从前有什么恩怨计较,此时也差不多的一笔勾销了。

    更不要说,姜安宁的爹娘,那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和善人。

    平素为人也是热心肠。

    每回村里头谁家有个什么事儿,都会出来主动的搭把手,还是从来不计较得失的那种。

    就连邻村的一些人,也常常夸赞这家子人和气。

    寻常的小事儿,他们两口子,更是从来就不放在心上的,些许小事,他们也大多不会计较。

    就算是有人占了他们一家的便宜,多赚那么三两文钱的利,他们也只是笑呵呵的,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说的难听些,就是个好欺负的老实人家。

    宁可自家吃亏些,也不会去得罪什么人。

    更别说,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多多少少的受过几分这两口子的恩惠。

    因为是外来户,逢年过节的,这两口子总会多买些年货,分给各家一点儿,不算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可也算是份情面。

    阖村上下,哪个不夸这两口子是个会做人的?

    平常有小孩子上门去,也总是会给些零嘴拿着吃。

    后来这人遭了难,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到底只是少数。

    至少搭把手,帮着人把后事料理妥当,这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做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说得好,明天不会有意外降临在自己身上呢?

    更别说,这人生前,他们还没少受人恩惠。

    可……

    姜秀娥面色痛苦,看着姜安宁那张坚定,却也冷意森然的小脸,用力抿紧了唇,咬紧牙关,好几次欲言又止,最终都还是沉默地咽回了肚子里。

    她很想说,当年不是村里人不愿意对她施以援手!

    是、是那些人……族长引着带回来的那些人,他们严词警告过村中人,不得帮着姜安宁爹娘料理后事,更不许出去帮忙照顾、收养姜安宁。

    也有人曾于心不忍过,可最后,要么是屈从于金钱的诱惑,要么……

    秀田家的二妮,就是这么没了的!

    有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哪个还敢不怕死的冲上去。

    就算是觉得对姜家两口子有所亏欠,有所愧疚,可跟自己的身家性命比起来,那些良心上的些许谴责,又算得了什么呢?

    大不了往后逢年过节的,给人偷偷烧些纸钱,不叫人成了孤魂野鬼以后,手头上还能没钱花也就是了。

    这是当时大家伙近乎一致的想法:就算不去赚那些昧着良心、不仁道的钱,也没必要惹祸上身,祸及家人。

    姜秀娥狠狠的咬紧唇,直接将口中的那圈嫩肉给咬下来一块。

    不能说。

    谁也不想死后不得安宁,更不想早已故去的祖辈都已经入了土还要被人掘坟偷尸。

    更更不想还活着的人也……

    姜秀娥看向姜安宁的目光,满是愧疚。

    最终也只勉强维持着清醒、冷静,笑容勉强道:“好,我知晓了。”

    她看着姜安宁,语气中略有委婉安抚之意:“你也莫要恼了,大家伙绝对没有想要牺牲你来成全村中利益的念头……”

    这话一说出口,连姜秀娥自己都想狠狠掌掴自己两巴掌,险些咬着舌头。

    心虚的实在是说不下去。

    她僵硬的扯了扯嘴角,好一会儿,才又继续说道:“大家今儿过来,主要也是想跟你商量个主意,到底这样子的事儿,没有个主心骨来主持大局是不行的。”

    姜秀娥瞥了眼已经昏过去的姜冯氏:“你别听你根生婶儿胡咧咧,到底怎么处理这一摊子烂事儿,咱们也都是第一次碰上,没什么经验,又比不得你见多识广的,只盼着你给咱们当当主心骨,哪里会动什么不要脸面的心思,惦记着吸你的血呢?”

    她这话说的似是而非,听在姜安宁的耳朵里,总觉得有些意有所指的味道,像是在暗示什么。

    姜安宁不由得皱起了眉。

    “咱们知道你的态度,这便也就回去了,村里头还等着我们回去给个信儿呢,后面到底要怎么办,咱们还是得再好好地商量商量才是。”

    姜秀娥不知道人听懂没有,又补充了一句暗示,就回头招呼着村里来的那些妇人们走了。

    这一趟,大张旗鼓的来,却半点儿事情没有解决,少不得有人不甘心?

    “她姑奶,咱们就这样回去了?村里头可还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安宁回去呢……”

    姜秀娥皱眉,厉声打断了人:“安宁丫头都已经说了,此事儿断没有商量!”

    那妇人明显是还想要再说什么,被姜秀娥先一步打断:“行了!都是爹生娘养的,谁也不是那倒霉的冤种亏欠着你什么,好意思叫人来给你们擦屁股偿债?那些臊脸面的话,就别往外出说了,好歹也是给自己留几分脸!”

    她几乎是态度强势的,将村里过来的妇人们,全都喊走了。

    连带着昏过去人事儿不知的姜冯氏,也被几个力壮的妇人,一前一后的抬着走了。

    众人眼瞧着没什么热闹看了,纷纷意犹未尽的缓慢挪着脚散去。

    不知道谁忽然说了句:“今儿这么大的动静,倒是没见巡街的捕快们过来,维持秩序。”

    对城中的治安,县令倒是一直都蛮上心。

    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上,分别安排了四个捕头,各自带着人交叉巡视。

    像是朝凰绣坊这样位处闹市的铺面门市,闹出这样大的动静,搁在往常,早就来人维持秩序了。

    可今儿……

    乌泱泱的围堵了这么一大圈人,却不见有哪个捕头带人过来。

    “来啥啊?这你还看不明白吗?要来早就来了!”

    “啊?”

    “之所以没有来,那肯定是有人不想他们过来呗!”

    至于是什么人,能有这个本事儿……

    众人纷纷将目光落在姜安宁身上。

    虽然只是吃瓜群众随意的猜测,却不妨碍村里人听见后,面容沉重的搁在了心上,信以为真。

    姜安宁:……

    她自己也还懵着呢好吗?

    不过,巡街的捕快为什么没有来,这原因倒是不难猜。

    朝凰绣坊里头,可还有个安夫人坐镇呢,支使个把小丫头去跟巡街的捕快们言语一声,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虽然说不上为什么……

    可她的的确确有种,安夫人在江安县,完全就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更让她奇怪、捉摸不透的,还是村里来的这些妇人……

    看起来好像是要仗着人多,上门逼迫她妥协。

    可,又好像是闹着玩似的,由着姜冯氏出来当靶子吃了通教训以后,立马掉头就走,颇有些虚张声势的感觉。

    姜安宁一时间有些糊涂住了。

    这些人,到底是想干什么?

    想来想去,她也没能理出个什么头绪来。

    尤其是姜秀娥临走前看她的那个眼神,实在太诡异了。

    总觉得人话里话外的,是在暗示着什么。

    会是什么呢?

    姜安宁想来想去,实在是想不出头绪,索性也就不想了。

    左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反正她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刚一回了绣坊,姜安宁就正好遇见在院子里,像是专门等她的安夫人,见她过来,立马露出笑来。

    “回来了?和村中人说的还算愉快?怎么也不把人留下来,好好的吃个饭,怎么说,人家也是大老远来的。”

    听着很是客气熟稔的话语,实则阴阳怪气满满。

    不需要怀疑,便能瞧出人的满腹恶意。

    “安夫人。”

    姜安宁浑像是没有听出来人话里话外的讥讽与阴阳般,倒是还算客气的跟人见了个礼,只是表情麻木,实在装不出热络的样子。

    任凭是谁,面对可能会是自己的杀母、杀父仇人,都会很难克制恨意吧?

    她现如今还能保持冷静与理智,已经很是不易。

    安夫人似乎也并不在意,姜安宁没有接她的话。

    “过来坐。”

    安夫人一改先前对她十分瞧不上眼的样子,热情非常的招呼着人,就像是对待通家之好的小辈儿一样,欢喜中还带着几分慈爱。

    令人作呕。

    姜安宁眉眼发冷,很是不想应付。

    偏偏安夫人就像是瞧不出人脸色上的厌烦一样。

    她笑着对姜安宁说:“这些日子,想来是辛苦你了,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咱们谁都没想到的。宋老板如今可还好着?身体恢复的如何了?”

    言语间满是关切的样子,听起来倒是真情非常。

    可要是真的关心宋尧,如何会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却从未见她亲自或者是派个人过去,问询两句人的近况?

    想来,更多只是客气。

    姜安宁心中有了定案,倒也不十分纠结了。

    既然人家要同她客气,她便跟着客气就是。

    她神色如常、半真半假的说着:“大夫说,暂时还算情况稳定。”

    安夫人点了点头,果然是不怎么关心宋尧的死活,象征性的问了句,略有感慨:“倒也是个命运多舛的人,想来老天会眷顾她的!”

    随即便不再理会,直接干脆的转了话题:“来都来了,不如就留下来陪我用膳吧?”

    她嘴上如此说着,不等人回应,便已经安排起紫苏去准备饭菜。

    “……旁的倒是也不打紧,时间仓促,许是来不及准备,但昨个儿那道果木鹌鹑,却是要安排上来的。”

    安夫人同紫苏说了几句,又转过头来看着姜安宁:“这几日,我一直不怎么敢去打扰你,怕影响到你照顾宋老板,倒是没想到你那个村子里的人,会突然找过来,却也凑巧的给了咱们个机会一起吃饭的机会,只是时间上到底仓促了些,也没个什么准备,些许家常菜色,你可莫要嫌弃。”

    她说的十分亲近自然,仿佛姜安宁就是与她通家之好的小辈儿似的。

    浑然不见之前的不屑与嘲讽之意。

    “安夫人客气了。”

    姜安宁说完,又觉得像是有哪里不对。

    明明,这朝凰绣坊,也还轮不到安夫人来做主安排吧?

    怎么如今倒好像,她上门是客,安夫人才是主人家的样子了?

    “要说抱歉的话,那也应该是我代替宋姐姐来说。”

    “虽然不知道安夫人这几日是为何留在了咱们这小小的绣坊,可到底是咱们招待不周,反而是要安夫人您,处处自己动手,也实在是难为您,把这儿啊,就当是自己家一样了。”

    姜安宁丝毫不见委婉的,嘲讽了安夫人的不请自来、也不见外。

    安夫人竟然也不恼火,依旧乐呵呵的,宛若和气的乡绅太太一样。

    “你们绣坊这个小院子拾掇的不错,很是清净雅致,如今还未及盛夏,这院子里头就已经绿油油的,还有那一墙的凌霄花,很是茂盛灿烂,瞧着倒是比我家中那些,请了专人伺候的花儿啊朵儿啊的,更加喜人。”

    “我这两日也瞧了你们绣坊的后院,还真是颇有几分内藏乾坤的样子。”

    “后院的那间花房,虽说不算有多宽敞,里头倒是养了不少精心呵护的花,我瞧着,里头还有一品十八学士呢!”

    安夫人如数家珍似的,跟姜安宁说起这几日,她如同进了自家似在朝凰绣坊闲逛得来的所见所闻,半点儿没有因为不请自来,又未经过主家同意,就擅自入住而内疚心虚的模样,反而是理直气壮的很!

    姜安宁着实添了几分气闷。

    怎么这人,就像是听不懂好赖话似的,油盐不进呢?

    感觉有些奇怪,剧情修改ing


  (https://www.lw00.net/2403/2403167/1111098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