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 > 第116章 朱棣:爹,咱家出圣人了!

第116章 朱棣:爹,咱家出圣人了!


从皇觉寺归来的次日。

  清晨。

  还在睡梦之中的朱高煦被呼喊声吵醒。

  宋礼与林沐联袂而来。

  无奈朱高煦只能起床,在胡善祥精心捯饬后无精打采来到堂前。

  “大清早的,什么事这么急?”

  朱高煦边打哈欠边流泪,从皇觉寺赶回京城已是深夜,根本还没睡够。

  宋礼两人莞尔一笑,大声道:“王爷,汉礼和水泥完成了!”

  “尤其是水泥,足以支撑大明前期的需求了。”

  闻言,朱高煦浑身猛然一震,继而大笑道:“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你们辛苦了!”

  两人立刻连连摆手。

  之所以能如此之快,全是因为墨家与公输家的存在。

  要是说户部匠人是大明顶尖的话,那墨家和公输家可以称得上是‘神人了’!

  当初朱高煦下令将墨家与公输家安排到了工业司任职,这两家传人也是争气,根据朱高煦的建议,愣是让他们研究出来大明版的半自动化生产线和拓印技术。

  因为水泥和《汉礼》得产量速度大大提升,节省出来的人力又可以调到他处利用。

  朱高煦曾让系统评估他们改良的生产线价值几何,系统答复,要是从商城兑换至少需要几百万。

  这无疑让他节省了大量功勋点和时间。

  按照原来宋礼的计划,即使有战俘加入,也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库存足够的水泥。

  那样的话,冬天不知道又要死掉多少人!

  现在好了,书也成了,水泥也够了。

  当初的决定,英明啊!

  片刻后。

  朱高煦收敛笑容,雷厉风行道:“老宋,立刻通知老夏,由户部配合你们发行水泥,优先修筑堤坝和百姓房屋!”

  “冬雪来临之前,务必要将百姓们的房屋修缮完成,哪怕不能全部修好,至少也要用水泥加固和修补漏处!”

  距离大雪来临至少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紧是紧了点,但也还算来得及。

  接着,他的目光一转,看向林沐道:“汉礼既成,那便交由法家前去推广吧!”

  林沐立刻点头答应。

  毕竟《汉礼》问世法家可是出力不浅。

  尤其是因为儒家彻底消失,对《汉礼》最为熟悉的就是法家了。

  《汉礼》通篇以白话书写,基础是以仁义礼智信勇诚孝,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无秩序则无以立世。

  白话不仅方便读书人上手,也方便普通百姓去理解。

  其中仁义礼智信勇诚孝,仅仅只是希望百姓,能知晓礼义廉耻讲文明,提升做人素质罢了。

  完全不是儒家那一套,甚至要人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用以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

  兄友弟恭本就是人之常情,何来‘顺从’一说呢?

  当然,《汉礼》有一个前提,就是只能跟咱汉室自家人这样!

  若是对外,那就是利己主义。

  无论是谁,惹我就往死里干你,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仁慈。

  无所不用其极,且务必斩草除根。

  而崇洋媚外者,必诛!

  敢与蛮夷言和者,必诛!

  非我族其心必异,绝不可有任何心慈手软。

  简单粗暴,爽快狠。

  说是汉礼,实则更像是一种对汉室子弟的劝诫。

  大明民风淳朴友善是好事,但在某些情况下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而造成这种局面也全赖那变了味的儒家思想。

  历朝历代江山倾覆前,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边是武将势微,文臣做大。

  若是遇到张居正、王阳明这样的大佬还好,可惜类似这二位之人,哪有那么常见呢?

  赵家生怕他人模仿他掀桌子黄袍加身的行为,穷兵黩武,重文轻武,最终落得个什么凄惨下场?

  有钱有人科技发达,却被蛮夷打成那样?

  这就是文臣做大之后带来的影响。开国之君威望隆重尚且能将其压制,可后世之君呢?

  直接被他们给带偏了,软弱不堪没有主见不说,还被文臣给彻底架空成了傀儡,没有任何话语权。

  难得出了个有勇气有决心的宋孝宗赵眘,可惜识人不明用人不善,雄心壮志却对赌失败,文官又再次将其压制,不允其在言开战。

  无奈他只能尽力维稳,倒也为百姓争了点安宁日子。

  而到了大明也一样,君不行,文人又势大,被区区野猪皮打的哭爹喊娘,与开国之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人做大了,若是真做点实事出来也不说什么了,可偏偏最能贪污敛财的也是他们。

  无论哪个朝代的皇帝,毕生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在文武之间寻找平衡。

  文人做大有种种弊端,武将做大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最终倒霉的都是百姓。

  朱高煦此举也是为了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代人将世界打穿纳入汉家统治为一,从源头开始给百姓洗脑为二。

  遇事儿不论文武,一定要做到枪口一致对外。

  关起门,自家人就算是打的头破血流,起码肉是烂在锅里的,便宜绝对不能让外人抢了去!

  这,就是他的初衷和底线。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故此双管齐下才保险。

  交谈结束,宋礼与林沐匆匆离去。

  而两人离开后,朝廷两则告示彻底引燃大明。

  第一,《汉礼》免费下发,  且朝廷正在计划将普及全民免费教育之事提上日程。

  第二,水泥、混凝土问世,朝廷免费为百姓提供修缮房屋所需的水泥,且将用水泥、混凝土修筑河道堤坝,日后再也无需担忧洪灾!

  百姓们无不激动,到处奔走相告。

  汉王没有欺骗他们!

  朝廷,是真的在努力为民做事!

  一时间,民心凝聚,心向朝廷。

  朱家父子的威望,更是节节攀升。

  而大明文化界也躁动了。

  无论是轻视还是期待,当他们拿起《汉礼》的那一刻,皆是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

  此书内容简单直白,却又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挺直腰杆心生自豪的磨砺。

  一时间,越来越的人将其视为珍宝,每日反复仔细研读。

  最终,又被文人总结成一句话传于百姓耳中。

  “对内和和气气,对外往死里打!”

  而另一边。

  远在安南,玩的不亦乐乎的朱老四也第一时间拿到此书。

  “这小子,是我朱棣的种!”

  “嘿,爹啊!咱老朱家还真出了圣人呢!”

  “以后谁还敢说咱家泥腿子出身!”

  欣喜若狂的朱棣,当即在地上画了个圈,嘀嘀咕咕道:“爹啊,这是您孙子捣鼓出来的书,儿子烧几本下去给您看看!”

  “等我下去找您....您....看在您孙子的面子上....别揍我了....”

  “毕竟...没我就没这小子!”

  “为咱老朱家争光,我也是做出了贡献哩~”


  (https://www.lw00.net/2589/2589275/1111098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