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归来


跟着圣驾的大队人马,李九娘也回到了长安,虽然离开长安只有小半年,但心里感觉却是恍若隔世。

  好在,现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变乱终于结束了,圣旨说的很清楚,田令孜祸国殃民,发配去了西川。李昌符拥立伪帝李煴,但因为已经被朱玫杀死,所以命有司研究株连名单后,按罪论处即可。至于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当然是捞到了最多的好处:官家赐给他“忠贞启圣定国功臣”的金牌,又加封为检校太傅,改封为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从地盘上来说,朱全忠又趁朝中大乱之机,夺取了滑州,向朝廷奏请由他的大将朱珍为滑州节度使。僖宗皇帝正把朱全忠当成国家栋梁,当然批准了这个奏折。

  朱全忠又提出剿灭蔡州的秦宗权,为圣人分忧。这样一来,僖宗皇帝更是觉得朱全忠这个名字赐的太准确了。

  朝堂上的这些重大变化,李九娘尽数掌握。此次重回长安,她已经打定主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张惠这个女人攥在手心里,这样,父王的皇太弟之位,就是早晚的事情了。可惜,那个叶家已经“一去凤翔不复返”,黄四娘打听过,说是被乱军所杀。那也罢了,只是那个新戏就此夭折,再请张惠来看戏,就还是只有自己啭弄了。

  到了寿王府,李九娘连大门都没进,就立刻让黄四娘牵了马来,她要立刻去看看秋水棚子如何了。两人一路快马加鞭,但是到了安业坊之后,却根本没有看见秋水棚子。

  是的,连影子都没有。

  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黄四娘连忙伸手想搀扶郡主,免得她伤心坠马。

  李九娘却只是冷笑一声:

  “这一路所来,处处断壁残垣。奴本来也不指望秋水棚子能幸免于难。只是被拆的如此干净,却是出乎预料了些。”

  黄四娘扶着郡主下马,李九娘又向前走了几步,冷笑道:

  “好干净。”

  黄四娘回答道:“主人是否想重建秋水棚子?”

  李九娘摆摆手:

  “现在议论此事,却还为时过早。对了,不知道那叶家棚子呢?是否还在?”

  黄四娘嗤笑:“连秋水棚子尚且凋零如此,何况那个草台班子?”

  李九娘并不理她,顾自上马,黄四娘也跟随而去。

  主仆两个路过劫难之后的长安,心情都比较糟糕。李九娘找了个话题问道:

  “那个张公公,现在父王倒是把他看成心腹了。”

  黄四娘回答道:“此番田贼几次刁难,他都尽力周旋。”

  李九娘让马走得慢了些:

  “对了,四娘,听说叶家也是被田贼所害,是否如此?”

  黄四娘点头:“奴婢听说,田贼嫌那叶家与郡主熟稔,遂命邠宁马军将其灭门。”

  其实黄四娘的消息是典型的流言。

  叶家并没有被灭门,叶家姐弟都活了下来。至于主使者,当然不是田令孜。

  不过老田已经背了好多锅了,再背一个小锅,也没啥。关键是别把真正的主使说出来。

  “定国功臣”朱全忠的形象,不能玷污。

  李九娘完全相信,转头看了黄四娘一眼:

  “田贼果然狠毒!他要圣驾西狩,父王不过是与他商量过两回,从此他就与寿王府为敌了!”

  黄四娘赶紧颂扬公主:

  “他以为有朱玫助他,就可为所欲为。谁知郡主竟然为大王请来了沛郡王。”

  李九娘更正她:“现在是吴兴郡王了。”

  黄四娘笑着说:“可不是嘛,如今圣人对吴兴郡王最是看重……”

  李九娘叹息:“可惜秋水棚子已经不复存在。”

  黄四娘连忙说:“怪了,那叶家棚子,居然还在!”

  李九娘赶紧看了去,果然叶家棚子还在,只是门前杳无人迹。这也自然,经历这么一场浩劫,谁还有心思来看戏。

  反倒是不远处的永寿寺,还有香客来往。

  主仆两人下马走了过去,见叶家棚子的门都锁的好好的,黄四娘奇怪了:

  “怎么乱军没来这里抢劫?”

  李九娘懒得回答,走到那棵大桧树下,看着冬日下萧疏的枝条,发了一会儿呆,忽然想起一事:

  “四娘,你先去吴兴郡王府上打听一回,却来回报。”

  黄四娘居然抗命:

  “请郡主先回了王府,奴婢再去打听。”

  李九娘刚要生气,但想到这一路上情景,马上明白黄四娘是怕路上藏有败兵贼寇,暴起伤人。

  只好同意了黄四娘的主张,两人骑马返回王府去了。


  (https://www.lw00.net/2609/2609423/1111102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