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 > 第6章 宝钗和小龙女的前世(五)

第6章 宝钗和小龙女的前世(五)


秦可卿提到她与贾蓉的关系时说: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

        她和贾蓉是相敬如宾,那对谁擅风情,还成了败家根本?

        因为她擅风情的对象根本不是贾蓉,是贾珍。

        别以为贾珍是个糟糠老头子,他论辈分是贾琏和贾宝玉的哥哥,贾蓉不过十七八岁,过去的人结婚早,贾珍也就三十多岁。

        在宁国府,贾蓉在贾珍面前,算个der。

        贾蓉根本不敢违抗贾珍。当时伦理等级制度森严,就跟贾宝玉见到贾政,就好像耗子见到猫一样。贾珍在宁国府就是一家独大,看下面这段就可知了。

        【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

        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

        贾珍又道:“问着他!”

        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

        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扁(原字为所玉右扁)、贾琼等也都忙戴了帽子,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的溜上来。】

        这伙人每年的份例都归贾珍分配,能不听话?

        那为什么贾母也觉得秦可卿好?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她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从书里的描写就可以看出,贾母是一个典型的有智慧贵妇老人,一般情况下少管闲事,安享晚年清福。

        王熙凤引见了尤二姐,她拉着尤二姐的手说尤二姐好,后来王熙凤说尤二姐不好,便也信了。

        晴雯本来是她屋里的人,觉得好才给宝玉,王夫人说不好,也就信了。

        所以府里上上下下都说秦可卿好,她能不信吗?何况她也不是宁国府的人,又不是贾珍的亲奶奶,自己府里的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是亲戚,更要客套些。

        所以秦可卿不仅长的花容月貌,而且擅于风情之道,可想而知贾珍和贾蓉这两个色坯,败家子,看上了她,哪还会管什么联姻,这在荣国府可能还会有障碍,在宁国府就是贾珍说了算,娶进来有什么奇怪的?

        秦可卿人又要强,以她低微的出身,要想在贾府站稳脚跟,要强的唯一出路,就如尤氏姐妹一样,只有依附于男人,否则贾珍不点头,她连宁国府的大门可能都进不来。

        本来就是正得宠,自然人人奉承,再加之对男人擅风情,连宝玉也着迷,对其他人等又温柔平和,终于落得府里人人喜欢。

        贾府上下无不待她好的,恰恰更坐实了她和贾珍有染,背靠着贾珍这棵大树。

        而且秦可卿很会来事,办事就如贾母所说极稳妥,比如她弟弟秦钟没地方念书时,看到贾宝玉来了,马上给宝玉引见了秦钟,不过三几句话,贾宝玉就被秦钟迷住了,直接让他和自己一起去上学,比跟贾珍说还便宜。

        所以曹雪芹在书中说的清清楚楚,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是败家根本,结果硬是被熟视无睹,整出什么公主来,判词中有一丝一毫暗示过她出身高贵吗?

        至于秦可卿之死,判词写的很清楚,【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秦可卿就是悬梁自缢死的。

        根据脂砚斋的评语,《淫丧天香楼》是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畸笏叟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笔眉批:

        “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总之就是曹雪芹应畸笏叟要求,把原本写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给删去了四五页的内容。

        畸笏叟可能是曹家的长者,至少也是熟人旧友,至于为什么要求曹雪芹删了这段,大概是不想这种丑事公之于众,或者他也是秦可卿的书粉也未可知。

        所以知道曹雪芹素有怜香惜玉之心,便以秦可卿死后其言也善为名,令曹雪芹删去了这一段直白的描写。

        他要是说为贾珍笔下留情,我估计曹雪芹也不会买账,贾珍和贾蓉父子二人与尤二姐尤三姐厮混,他可是写的明明白白。

        但是中间一部分事件发生过程虽然删掉了,可是秦可卿悬梁自缢的判词,和她淫丧天香楼这件事并没有改。

        只是因为缺乏了中间事情发生的过程,就又让有些人有机会为秦可卿洗白了。

        有说她其实是病死的;有说是被逼不从,其实还是清白之身,否则不至于差点病死,以死抗争;甚至公主论者说是元春向皇上告发,秦可卿身份暴露,被逼上吊。

        要说公主论者这脑洞,不服不行,不如笔给你们,你们来写,何苦假借曹公之名。

        不禁又想起金庸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影视导演乱改都很气愤,金庸说过:“我同意人家删节我的小说来拍戏,但绝不能接受增添,因为迄今为止,所有增添,多数只能打三四十分,他们在侮辱金庸。

        就好像你们叫金庸上台唱京戏,我上台一鞠躬,说声:“对不起,我不会唱。”立刻就下台了,那是免得献丑。但有人喜欢献丑,大概别人没有办法吧。”

        所以无视小说内容,乱加戏真很令人恼火。

        我还看到有说秦可卿其实是被贾珍等人害死的,根本不是自杀,理由就是书里说秦可卿病的那么厉害,估计连爬到天香楼的力气也没有,所以推论是被贾珍害死的,

        我就很无语,作者判词都明白写了是自缢,这么说的人,估计连书都没有好好看。

        我给列一下秦可卿从生病到自缢的时间:

        秦可卿得病的时间:

        一、八月二十开始得病。

        【尤氏道:“她这个病病得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邢夫人接着说道:“别是喜罢?”】

        二、九月初是贾敬生日,贾珍请荣国府贾母、王熙凤等人到宁国府天香楼看戏,中间王熙凤出去探视秦可卿,秦可卿病的很重,两个人说了一番体己话,然后凤姐回来的时候在花园遇到贾瑞调戏,凤姐决心有机会整死他。

        三、然后就是好几个月无话,贾瑞来找过凤姐很多次,凤姐都去宁国府了,不在家,到大年初二了,贾瑞才在找到凤姐,被凤姐使计,整了两次,就病倒了。

        四、【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

        这就到了第二年春天了,贾瑞病死了。

        当初贾珍给请了个好大夫说:“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但是到了春天,秦可卿并没有死,说明她病好了。

        五、【再进这年冬底,两淮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

        紧接着就又到了这第二年年底了,林如海病重,贾琏送林黛玉回家去了。

        六这日,晚上交三鼓的时候,秦可卿给凤姐托梦,秦可卿死了。

        那这一天是什么时候呢?后文有提到,秦可卿五七正五日上,贾琏给捎信回来:

        【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的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了】

        五七正五日上,也就是说秦可卿死了第三十三天的时候,贾琏捎信回来,说林如海九月初三没了,如果按捎信用了半个月算,从林如海死了,到捎信回来,这天应该是九月十八左右,是秦可卿死后的第三十三天,也就是说又是八月十五前后,秦可卿死的。

        这时候离前文秦可卿生病,已经过去整整两年了。秦可卿的病早好了,所以她死了之后,书中才写: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之所以时间跨越这么大,却给人秦可卿当年就病故的错觉,是因为曹雪芹把中间一段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具体细节给删了,但是事情本身并没有改变,曹雪芹只是用了“史笔”,暗写了而已。

        那秦可卿当初到底得的什么病呢?

        先是尤氏对贾珍说:

        【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

        他们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其实于病人无益。”】

        先是说太医都说不准什么病,可见很奇怪。

        你看贾珍有多宠秦可卿,尤氏说大夫来的太多,秦可卿总要起来换衣服,反而添病。

        【贾珍说道:“可是。这孩子也胡涂,何必脱脱换换的,倘或了凉,更添一层病,那还了得!衣裳任凭是什么好的,可又值什么!孩子的身子要紧,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

        我正进来要告诉你:方才冯紫英来看我,他见我有些抑郁之色,问我是怎么了。我才告诉他说,媳妇忽然身子有好大的不爽快,因为不得个好太医,断不透是喜是病,又不知有妨碍无妨碍,所以我这两日心里着实着急。】

        衣服一天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冯紫英都看出来他有些抑郁之色,这当公公的,也太关心儿媳妇了。

        为什么发愁,居然是因为太医断不透是喜是病,古代很重传宗接代,这发现可能有喜,难道不应该高兴吗?何以儿媳因此生病,公公也着急抑郁?

        后来冯紫英就给介绍了个很厉害的张大夫,第二天就来给看病了,号脉以后,得出结论,不是喜脉。

        【据我看,这脉息应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脉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

        【旁边一个贴身伏侍的婆子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说得这么当真切。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总没有个准话儿。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

        这个很厉害的张大夫结论就是思虑太过,以至于月经没按时来。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张大夫算说到病根上了,心性高强,聪明太过,同样也落到了要强两个字上。

        下面这段话是说这个张大夫的确很厉害。

        【尤氏向贾珍说道:“从来大夫不像他说的这么痛快,想必用药也不错。”

        贾珍道:“人家原不是混饭吃的久惯行医的人。因为冯紫英与我们相好,他好容易求了他来的。】

        再看下秦可卿发病原因和时间,张大夫看完病,第二天就是贾敬生日,贾母等人问起秦可卿的病,

        【尤氏道:“她这个病病得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邢夫人接着说道:“别是喜罢?”】

        也就是说,按日子算,从十五起,过了二十后,又过了半个多月,经期有两个月没来。

        十五到二十,是五天

        再加半个月十五天,总共二十天上,经期就两个月没来了,说明十五的时候,经期就该来了,已经迟了了大概十天了。

        再看当初大夫问的话:

        【大奶奶从前的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

        这婆子答道:“可不是,从没有缩过,或是长两日三日,以至十日都长过。”

        先生听了道:“妙啊!这就是病源了。】

        所以以前秦可卿经期就总是延迟,十日都长过,因此上月十五的时候,经期晚了十天,她并没有太担心,还玩了半夜。

        但是又过了五天,还没来,她就病了。因为什么,大夫说了是心病。

        经期没来,放谁第一个念头也是有喜了,按理说,那时候最讲传宗接代了,如果孩子是贾蓉的,有喜应该是高兴事啊,为什么秦可卿反而因思虑过重而病倒了呢?

        后来太医也拿不准,有说有喜的,这下秦可卿的病就更重了。

        事出反常必有鬼,这里作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因为她跟贾珍私通,本就是有违人伦的丑事,如果再有了孩子,那可就真造下业障,一旦传出去名声尽毁,贾珍也容不下她,所以她才得了心病。

        【这里尤氏方说道:“从前大夫也有说是喜的。昨日冯紫英荐了他从学过的一个先生,医道很好,瞧了说不是喜,竟是很大的一个症候。昨日开了方子,吃了一剂药,今日头眩得略好些,别的仍不见怎么样大见效。”】

        这个张大夫说不是喜以后,秦可卿心里放宽了一点,所以头晕就略好些,但是心中仍然有疑虑,所以仍不大见效。

        这个张大夫说的就是:

        【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

        春分是农历二月十八,从前一年八月十五到第二年二月十八,半年时间,如果是怀孕,就该显怀了。如果到那时没事,那就肯定不是有喜了。

        要知道那时候没b超,全凭大夫把脉,所以纵然大夫说了不是,秦可卿仍然难以放心,思虑过重的熬煎自己。所以要过了春分,才可望痊愈。

        果然凤姐来看秦可卿时,秦可卿说

        【我自想着,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言下之意,要是真有了孩子,到过年的时候,大概就瞒不住了。

        【贾蓉道:“她这病也不用别的,只是吃得些饮食就不怕了。”】

        再一次证实,秦可卿得的就是心病。

        【秦氏笑道:“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

        挨着日子等瞒不住的那天,治病治不得命,自己也承认不是病,是命。

        如果真的有了,就算打掉,也难免不传出去,到时候身败名裂,再也不是人人夸赞的好媳妇,无法再在人前立足,她那么要强的人,接受不了。

        这不整件事写的很明显吗?有点常识的人,也知道怎么回事,我就奇怪了,很多专家硬说的神秘无比,宁可去研究张大夫开的药方,没味中药暗藏什么玄机。

        合着曹雪芹写的书,没有太医的水平看不懂是不?那时候又没有百度百科,不像现在看不懂,还能搜一下。


  (https://www.lw00.net/1/1904/449459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